基于大数据环境下的经济责任审计
引言
当前,大数据技术已经势不可挡地进入各行各业,使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起到翻天覆地地变化,在这样的环境之下,必然引起审计模式的信息化变革,大数据环境下的经济责任审计是一个新的探索。本文向大家讲述了在审计的工作之中如何运用大数据技术,并通过大数据技术来创新经济责任审计的新途径。
一、大数据环境下经济责任审计面临的挑战
(一)“信息孤岛”现象的存在,导致数据关联度小
在古代战争中,军事家们就表现出了对信息的重视程度。如今,在这个信息时代,大数据技术被不断地发掘出新的功用,有关部门和机构也都提高了对其的投入。不过,人与人之间是会有隔阂的,企业之间更是如此。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,对信息共享的实现,现在只能出现在企业内部单位之间。而不同单位之间的共享,还是很难实现的。经济责任审计所涉及的部门单位多,需要采集使用的数据广,缺乏数据共享平台和数据标准化,给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带来了难度。部分单位的信息化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,经常会出现信息不对等的状况。从而造成各个单位之间的信息整合困难,难以实现对数据价值挖掘的最大化等不良影响。如此一来,审计所得出来的结果也是质量堪忧。这些问题,也在困扰着不少的单位。同时,也因其所得信息的质量问题,就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投入到对信息的处理上。
(二)大数据审计规章制度不完善,阻碍了经济责任审计的进程
现行审计准则对审计取证、审计分析方法的规定还一定程度上停留于传统审计阶段。审计准则滞后于审计实践限制了大数据经济责任审计方式的发展。审计准则未对电子证据的取得作出特别规定,认定标准过于宽泛,导致审计取证较为繁琐。在传统审计模式下,重纸介证据、轻电子证据,审计人员利用电子数据分析的判断只能算作疑点,需要带着问题去现场审计,根据审计疑点取证海量的凭证、单据、合同等资料,并取得纸质证据的复印件或者扫描件,资料提供方还需在纸质证据上盖章签字确认。这样的取证模式,增加了审计取证时间和工作量,利用大数据进行数据分析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出来。
(三)大数据技术工具缺乏,影响数据审计质量
解铃还须系铃人。我国早期为应对原子弹的威胁,就制造出了原子弹。如今,我们也要提高大数据技术,以此来解决相关的难题。和其他的工作所不同的是,经济责任审计往往要对材料进行更多的处理。而审计分析数据工具的缺乏,导致数据分析平台建设不充分、不平衡和不完整。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文档、图片、会议纪要、音频视频、地理信息系统等资料,如何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、清理和转换以及大数据的分析、疑点核实、审计取证等都处于初级阶段,对数据运用的整合度不高,从而导致无法全面掌握被审计单位情况的发生,影响数据审计质量。
(四)大数据运用能力不足,不能实现预警作用
人类总是在追求更好的事物,就像奥林匹克精神“更快、更强、更高”。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静止,毫无发展的。如今这个社会,经济责任审计的工作也不是一成不变的,行业内外都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。这些都在鞭策着我们要去掌握更多的东西,不能再留守于原有的境界。不过按照目前的状况,相关的工作人员只有一些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,对大数据技术的掌握还是很不完备。正是如此,在进行相关的工作时,其人员难以完成更多的任务。
二、利用大数据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防范
经济责任审计中运用大数据技术,使审计工作获取信息更加便利和快捷,但是也避免不了带来了互联网技术的通病,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。比如,在经济责任审计之前,数据传输格式的不正确,存在着数据信息丢失的可能性,在不同程度上加大了数据处理的成本。再如,在经济责任审计过程中,如果没有严密规定数据管理权限,会造成不必要甚至是危险人员进入数据库,可能造成数据信息的泄露或篡改事件,增加了经济责任审计风险。因此,要采取措施加强防范经济责任审计风险。
(一)采用数据授权机制,建立严密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
加强数据的安全保密管理,在数据的报送、存放环节由数据管理员负责采集、上传数据、管理数据平台,要明确责任,实现数据的集中存储,实行密钥管理,使数据管理规范化。在数据使用环节建立数据授权机制,根据数据密集程度开设不同的授权,只允许必要的人员进入数据库,对数据使用流程进行规范,有效利用平台数据,遏制数据泄露,首先按审计需求提出申请,然后由数据管理员进行审核,在获取数据过程中,按程序进行安全传输,避免损坏、丢失、泄漏数据,保证数据的完成性和安全性。
文章来源:《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dqyhjgxxb.cn/qikandaodu/2021/0707/508.html